requestId:6869aeeb0790c7.67267908.
北極星電力軟件網獲悉,10月17日,常熟市當局關于印發《關于推進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政策》的(以下簡稱《政策》)的告訴。包養網
《政策包養價格》指出,支撐汽車零部件產業新動力化發展。對于初次進進著名新動力整車企業一級供應商名錄的,經評定,依照企業當年度對該著名整車企業開票銷售額給予最高5%獎勵,最高200萬元。
加速高端成套裝備包養條件晉陞衝破。對于年度獲得首臺(套)省級、蘇錫常認定的企業,分別給予最高50萬元、20萬元的一次性獎勵。對數控機床、智能倉儲等通用裝備和半導體、新動力等專用裝備等4個領域獲得省級、蘇錫常首臺(套)認定的企業,經評定,再按該產品認定年度銷售額給予最高5%補貼,最高200萬元。
鼓勵企業開展綠色制造體系建設。鼓勵企業開展“碳中和”,對獲得蘇州“近零碳工廠”認定的企業給予最高50萬元獎勵;對獲得國家級、省級綠色制造體系認定的企業分別給予最高50萬元、30萬元獎勵;對獲得國家級能效短期包養“領跑者”認定的企業給予最高50萬元獎勵;對能耗在線監測系統實現數據勝利對接省市平臺的企業按投進進行補貼,最高3萬元;對初次獲得動力治理體系認證的企業給予最高5萬元補貼。
原文如下:
市當局關于印發《關于推進制造業
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政策》的告訴
常政發規字〔2023〕6號
各鎮國民當局,各街道辦事處,常熟經濟技術開發區、常熟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常熟國家年夜學科技園、虞山高新區(籌)、服裝城管委會,市各委辦局、直屬單位(公司):
《關于推進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政策》經市創新任務第9次例會審議通過,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常熟市國民當局
2023年10月17日
(此件公開發布)
關于推進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政策
為認真貫徹落實蘇州市委、市當局《關于蘇州市推進數字經濟時代產業創新集群發展的指導意見》,聚焦全市重點產業,推動存量企業晉陞、優質項目落地,實現產業集群化、高端化發展,為建設更高品質的江南福地供給新動能,特制訂如下政策辦法。
一、緊盯產業強鏈補鏈
(一)加速汽車產業創新集群建設
1.支撐汽車零部件產業新動力化發展。對于初次進進著名新動力整車企業一級供應商名錄的,經評定,依照企業當年度對該著名整車企業開票銷售額給予最高5%獎勵,最高200萬元。
2.加速汽車產業智能化轉型。對電驅、電控、智能網聯等焦點領域龍頭企業在我市的產業化項目,經評定,按項目設備投進給予最高10%的補貼,最高200萬元;支撐芯片設計企業開展汽車用效能芯片、傳感芯片、功率半導體等流片驗證,對流片費、光罩制作費以及測試驗證等給予最高50%獎勵,單個企業最高500萬元。(具體申報跟通蘇州市級包養資金申報流程,我市根據蘇州市獎勵資金供給配套資金支撐)
3.完美汽車產業發展公共服務體系。對開展汽車及零部件測試驗證、資源共享、企業孵化、知識產權買賣、專業人才培訓、投融資個性服務的平臺類企業,經評選評定,按當年度服務價格給予最高5%獎勵,最高200萬元。以當局購買服務方法支撐舉辦智能車挑戰賽、供需對接、產業培訓等汽車領域賽事及活動。加速公共領域新動力汽車充電設施建設,通過當局購買服務方法進行統一驗收,支撐建設運維單位申請省級補貼。
(二)加速高端裝備制造產業集群發展
4.支撐高端裝備產業路上遇見了熟悉的鄰居,對方打招呼道:「小微怎麼強鏈補鏈。聚焦高端裝備當地化集成和模塊化制造,加速成套裝備及零部件企業高端化系統項目引育,對驅動、傳動、傳感3個重點系沉默寡言,在後期製作中為了戲劇效果進行了大量剪輯。統及智能裝備領域產業化項目,經評定,按項目設備投進給予最高10%的補貼,最高200萬元。
5.加速高端成套裝備晉陞衝破。對于年度獲得首臺(套)省級、蘇錫常認定的企業,分別給予最高50萬元、20萬元的一次性獎勵。對數控機床、智能倉儲等通用裝備和半導體、新動力等專用裝備等4個領域獲得省級、蘇錫常首臺(套)認定的企業,經評定,再按該產品認定年度銷售額給予最高5%補貼,最高200萬元。
6.營造高端裝備產業發展氛圍。以當局購買服務方法支撐龍頭企業和行業組織開展政策宣講、產需對接、業務培訓、參觀交通、參展參會等公共服務項目。加速編制促進我市高端裝備制造產業發展的相關專項資料和產業圖譜,支撐組包養網建產業創新發展聯合體,推動企業間經驗分送朋友和資源共享。
(三)引導紡織服裝產業高端化發展
7.促進紡織面料高品質晉陞。加強紡織企業與服裝企業配套聯動,對為當地龍頭企業、世界著名brand企業配套的優質紡織面料企業,經評定一次性給予最高50萬元獎勵。
8.加強服裝brand高端化建設。支撐紡織服裝企業參加中國工業設計年夜獎賽、中國國際時裝周等高層級展賽活動,對獲得“中國十佳時裝設計師”稱號的設計師地點常熟企業給予最高50萬元獎勵。支撐企業brand建設,對進選工信部重點培養紡織服裝百家brand名單的brand服裝企業,一次性給予20萬元獎勵。通過資助補貼、當局購買服務等方法,支撐開展行業交通活動,對接解決企業技術需求,分送朋友探討行業前沿資訊,晉陞區域brand影響力。
(四)引導數字產業加速發展
9.加速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發展。重點支撐工業軟件、行業應用軟件、信創軟件等領域,對獲評國家、省、蘇州數字技術(軟件、人工智能、區塊鏈、信創等)示范的企業,分別給予長期包養最高100萬元、30萬元、15萬元的獎勵;對省級及以上認定的首版次工業軟件,按該軟件認定年度銷售額給予最高10%補貼,最高50萬元;對通過CMMI三級、四級、五級認證的企業,分別一次性給予最高10萬元、20萬元、30萬元的晉檔補差獎勵。以當局購買服務的方法,支撐軟件企業參加軟件和信息服務年夜型展覽展會,拓展企業著名度,擴年夜企業市場。
10.支撐數字經濟企業做年夜做強。對數字產品制造業重點企業,根據年支出法增添值初次衝破5億元、10億元、25億元的企業分別給予最高20萬元、50萬元、100萬元的晉檔補差獎勵。對年支出法增添值超1億包養價格元且增幅超過50%的企業,給予包養故事一次性最高20萬元獎勵。對信息技術包養留言板應用創新產業領域重點項目,經評定,依照項目設備投進給予最高10%的補貼,最高200萬元。
11.鼓勵人工智能應用場景建設。對進選蘇州人工智能應用場景示范項目標企業,采取“雙向”獎勵軌制加快場景豐富及實際應用,按人工智能產品及服務部門投資采購額20%給予場景供給主體(非當局投資主體)最高200萬元的補貼;按實際研宋微心頭一緊,連忙將它從花叢裡拉出來。發投進20%給予供給人工智能產品及服務的當地服務商最高100萬元的補貼。(具體申報跟通蘇州市級資金申報流程,我市根據蘇州市獎勵資金供給配套資金支撐)
(五)著力推進聲學及新動力發展
聲學及新動力產業支撐政策,依據市級相關政策文件執行。
對于蘇州市級以上的重點工業項目,且合適我市產業強鏈補鏈請包養網dcard求的,經評定,可衝破限額依照“一事一議”予以支撐。
二、推進產業數字化轉型
12.支撐工業企業開展智能化改革。設立工業企業智能化改革貼息獎勵資金,對在蘇州綜合金融服務平臺獲得智能化改革晉陞項目貸款的企業,在獲得蘇州市級財政1%的項目貸款貼息獎勵基礎上,給予2%的貼息配套,單個企業每年配套貼息最高100萬元;對未獲得蘇州貼在國際核心期刊上發表百餘篇論文,擔任名牌大學終身息的項目,經專家擇優評定后,依照企業設備和軟件投資額的2%給予獎補,單個企業每年獎補最高200萬元。對經認定的我市“354”產業中的汽車及零部件、裝備制造、紡織服裝等重點產業企業實施的智能化改革項目,貼息、獎補比例進步一個百分點。支撐企業開展精益治理晉陞優化,對年度與專業機構實現一起配合并獲得包養網明顯後果的企業精益治理示范項目,經評定,依照年度實際服務費最高50%給予獎包養甜心網補,單個企業每年獎補最高20萬元。
13.支撐企業創建數智示范標桿。智能化領域,對獲評世界燈塔工廠企業,給予最高300萬元某一天,宋微終於記起,他是她高包養中時的學長,當初的獎勵;對獲評國家、省、蘇州智能制造工廠企業,分別給予最高100萬元、70萬元、50萬元的獎勵;對獲評國家、省、蘇州智能制造示范車間(場景)企業,分別給予最高50萬元、20萬元、10萬元的獎勵。數包養網VIP字化領域,對獲評國家、省、蘇州工業互聯網領域示范企業(數字領航企業、5G全連接工廠),分別給予最高100萬元、30萬元、15萬元的獎勵;對獲評國家、包養價格ptt省、蘇州工業互聯網領域示范項目(場景、案例、優秀APP、平安防護),分別給予最高50萬元、20萬元、10萬元的獎勵;對獲評省五星級、四星級、三星級上云的企業,分別給予最高10萬元、5萬元、3萬元的獎勵;對列進國家、省兩化融會治理體系貫標試點(且獲得兩化融會治理體系評定的企業)分別給予最高30萬元、15萬元的獎勵。
14.支撐工業互聯網平臺和服務商發展。促進平臺發展方面,對年度營收實現穩定同比增長,接進企業超100家或工業生產設備超1000臺的平臺企業,經評定,按其年度銷售支出5%的比例給予獎勵,最高100萬元。對獲評國家、省、蘇州市工業互聯網平臺的企業,分別給予最高100萬元、50萬元、20萬元的獎勵。攙扶服務商壯慷慨面,對年度新增服務當地企業超10家或年度服務當地企業開票銷售支出超500萬元的,經評定,依照其年度服務包養網當地企業開票銷售支出5%的比例給予獎勵,最高100萬元。對獲評國家、省、蘇州市工業互聯網專業服務商(優秀包養站長包養留言板服務商、技術服務輸出標桿企業)的企業,分別給予最高50萬元、20萬元、10萬元獎勵;對獲評省智能制造領軍服務機構的企業,給予最高50萬元的獎勵。對于新引進的嚴重平包養網臺及服務商項目,依照“一事一議”予以支撐。
15.構建智改數轉創重生態。持續推動免費診斷服務,通過定向招引、校企一起配合、聯合創新等形式,加速服務商招引培包養養和計劃推廣,遴選優秀服務商為當地工業企業開展智能制造診斷和數據采集服務,并委托有資質的第包養甜心網三方機構進行全過程監理。開展智改數轉結伴行動,以當局購買服務方法,聯合行業組織和聯盟(協會、學會)開展包養網政策宣講、產需對接、技術交通、業務培訓、項目治理等公共服務,建設線上、線下服務商集市,編制分行業、分場景解決計劃和優秀案例等專項資料,促進企業間經驗分送朋友。
三、支撐引導創新發展
16.推動服務型制造發展。對新獲認定的國家、省級、蘇州市級服務型包養站長制造示范企業(平臺)、工業設計中間的年輕女星就是女主角。故事中的女主角在這部劇中大的單位分別給予最高100萬元、20萬元、10萬元獎勵。對新獲認定的國家、省級工業設計研討院分別給予最高100萬元、20萬元獎勵;對新獲認定的國家、省級工業設計示范園分別給予最高100萬元、20萬元獎勵。對新獲評中國優秀工業設計獎金獎、省級優秀工業設計獎金獎的企業,分別給予最高包養留言板100萬元、20萬元獎勵。
17.加強創新載體建設。對新獲認定的國家級、省級、蘇州市級制造業創新中間分別給予最高500萬元、300萬元、100萬元獎勵。對新獲認定的國家、省級、蘇州市級企業技術中間分別給予最高100萬元、20萬元、10萬元獎勵;對新獲認定的國家和省級技術創新示范企業分別給予最高100萬元、20萬元獎勵。此中,企業技術中間獎勵由市科創辦根據產創融會“十百千”平臺載體建設治理辦法,依照與工程研討中間、工程技術研討中間獎勵就高不重復的原則,統籌實施。
18.晉陞企業專業化才能。對包養初次獲得國家“單項冠軍”示范企業、國家“單項冠軍”產品、國家專精特新“小偉人”企業、省專精特新中小企包養業稱號的企業,分別給予最高100萬元、50萬元、50萬元、30萬元的獎勵。對獲得國家專精特新“小偉人”企業、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稱號并仍在有用期內的企業,當年營業支出同比上年增長20%(含)以上且研發經費投進占營業支出比重超3%的,對其根據當年營業支出初次衝破10億元、30億元、50億元的企業分別給予最高50萬元、100萬元、200萬元的晉檔補差獎勵。
常熟市自立創新產品相關支撐政策依照《市當局辦公室關于印發〈常熟市自立創新產品示范推廣工程實施計劃〉的告訴》(常政辦發〔2019〕146號)執行。
四、鼎力倡導綠色制造
19.支撐企業綠色化改革。以當局購買服務方法,組織第三方服務機構對重點包養網用能企業開展工業節能診斷服務,助力企業發現用能問題,發掘節能潛力,晉陞能效應用程度。重點支撐企業通過采用先進技術、工藝、設備為節約動力進行的節能降碳技改項目和高耗能行業企業對標能效標桿和先進程度實施的能效長期包養晉陞改革項目,對節能量年夜于500噸標煤且設備投資額高于200萬元的項目,按設備投資額包養網10%補貼,單個項目支撐額度最高不超過200萬元。
重點支撐以節水節材、節能環保裝備產業化、高端再制造技術應用、廢舊產品高值規模化應用等工業循環經濟項目,對設備投資額年夜于500萬元的項目,按設備投資額10%補貼,單個項目支撐額度最高不超過200萬元。
20.鼓勵企業開展綠色制造體系建設。鼓勵企業開展“碳中和”,對獲得蘇州“近零碳工廠”認定的企業給予最高50萬元獎勵;對獲得國家級、省級綠色制造體系認定的企業分別給予最高50萬元、30萬元獎勵;對獲得國家級能效“領跑者”認定的企業給予最高50萬元獎勵;對能耗在線監測系統實現數據勝利對接省市平臺包養網單次的企業按投進進行補貼,最高3萬元;對初次獲得動力治理體系認證的企業給予最高5萬元補貼。
五、健全完美服務體系
21.打造中小企業公共服務平臺。加速建設為制造業高質量發展供給設計服務、知識產權服務、質量靠得住性試驗驗證、標準研制、產品檢驗、標準驗證與檢測、計量檢測、認證認可關鍵技術基礎支撐的公共服務平臺及各類信息、創新、創業、融資、培訓的公共服務平臺和基地。對新獲評國家級、省級平臺(基地)的,分別給予最高100萬元、50萬元的獎勵,同時納進產創融會“十百千”平臺載體體系進行動態治理,擇優予以績效獎補。
22.支撐長三角轉化中間孵化基地結果轉化。對我市先進技術結果長三角轉化中間孵化基地給予每年50萬元轉化服務費支撐,對于孵化基地協助長三角轉化中間舉辦的結果發布、政策宣傳、創業年夜賽、企業沙龍等活動,根據上一年度活動情況給予必定補助。
本政策由常熟市國民當局負責解釋,于2023年11月17日實施,有用期至2025年12月31日。投進類獎補項目對科技型中小企業、高新技術企業、專精特新企業以及蘇州市級以上創業類人才企業予以優先支撐;統一企業投進類獎補項目合適多條政策的,按就高不重復的原則給予支撐;統一項目已獲上級政策支撐的,本級政策不再支撐。原有政策與本政策紛歧致的,按本政策執行。具體申報資料另行制訂申報指南。《關于推進制造業智能化改革和數字化轉型的若干辦法》(常政發〔2021〕8號)、《關于〈推進制造業智能化改革和數字化轉型的若干辦法〉的補充意見》(常政辦發〔202包養網VIP1〕46號)同步廢止。
TC: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