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questId:6852e33e89ae02.27082405.
图为杂多县第二民族中学初二学生尼玛旺毛(右)和达哇拉措,她们从上初中开始便参与“垃圾换文具”的活动中国网/中包養網国扶贫在线(记者方青)习近平总书记曾说:“治贫先治愚。要把下一代的教育工作做好,特别是要注重山区贫困地区下一代的成长。”教育是最根本的精准扶贫,除了科学文化知识的教育,思想品德的素质培养亦不可或缺。青海省玉树杂多包養網县第二民族中学,通过“小手拉大手,垃圾换文具”的活动,在培养学生环保意识的层包養網面上竖立了典范。杂多县素有“澜沧江源第一县”之称,重要的生态地位,使包養網环境保护成为全县居民工作生活的重中包養之重。从2包養015年开始,便在萨呼腾镇吉乃滩社区和夏果滩社区实行垃圾包養網分类回包養網收,包養網逐包養步形成了“户分拣、村保洁、包養包養網乡收运、县处理”新型牧区垃圾处理机制。而作为澜沧江源头的包養教育人,杂多县第二民族中学从2014年开始,在全校推行垃圾换文具的做法。校园垃圾包養回收站的门口贴着垃圾分类指引,详细的列出了可回收、不可回收以及危害垃圾的种类,以及垃圾兑换物品的标准。并在每周五为全校包養学生安排环保教育课。2016年初,该校全面“小手拉大手,杂多将更美”的环保理念,通过学生的“小手”,将环保意识到给父母这个“大包養手”,教育父母们将生活中的可回收垃圾变废为宝,让环保观念深入到包養每一个家庭中。在校园中,记者遇见了尼玛旺毛和达哇拉措这对包養14岁的小姐妹,尼玛旺毛告诉记者,她从包養上初中开始便参与到“垃圾换包養文具”的活动中,她曾用30个塑料瓶换1个跳绳,包養2个包養網塑料瓶换1根铅笔,现在的愿望是积攒30斤废纸换1个篮球。达瓦拉措说,同学们通常在学校周围和上学途中收集垃圾,父母被她们影响,包養網也会有意识地帮她们收集包養網垃圾。说起垃圾分类,这对小姐妹已是包養专家,“不可回收的垃圾有卫生包養纸、包養網拖把、扫包養網把、口香糖、包養網灯管……”目前,杂多县的18所中小包養網学都开展了垃圾换文具、环保进校园的活动。
TC:
發佈留言